第1777章 逍遙遊
我若修仙法力齊天 by 壹只辣椒精
2022-8-2 21:26
時至今日,地仙界秘境大修煉者的稱呼已經變成了地仙。
而在千年前,這些人被稱呼為陸地神仙。
那是百家爭鳴之時,有凝聚地朝的景象,便是仙庭也只能插入進去強爭壹口氣。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最終的贏家則是人間立朝的秦皇。
千年的時間長久,對李鴻儒等人而言諸多事情已經難於去考究。
勾陳宮中,李鴻儒壹通講法和演法,又有勾陳帝君感慨此前的歲月引發話題。
“那些人的強大堪稱人間難敵,即便我等下界也無可奈何!”
勾陳帝君壹臉噓唏,又有李鴻儒配合的詢問。
“還請帝君為我等講壹講這往事,那些人強到了什麽程度!”
“我們首談的那位陸地神仙姓李名耳,不是我在背後非議老君,而是這位存在與老君有千絲萬縷的關聯……”
勾陳帝君興致勃勃開腔。
諸多內容是仙庭眾仙私下議論之詞,而擺到臺面上來講則是較為少見,更無須說勾陳宮講法之時。
壹時眾仙面面相覷。
但隨著勾陳帝君開口,又吐出了壹些往昔少有人知的隱情,眾仙八卦起來也聽得津津有味。
“接下來我們要談的這個陸地神仙叫莊周!”
老君的八卦扯完,勾陳帝君也有繼續的開口。
這讓眾仙中的元通真君臉色微微有些尷尬,但又硬著頭皮傾聽了下去。
讓元通真君較為欣慰的是勾陳帝君講述時少有牽扯什麽讓人難為情的尷尬之事。
勾陳帝君對莊周的誇贊甚多,又側重提及莊周《逍遙遊》《養生主》《盜跖》等學問衍生的大能耐。
這其中包括了飛縱、飛遁、養生、長生、入夢、迷惑迷幻術法等能耐。
“真武宮有壹冊《人仙長生經》就借鑒過《養生主》”勾陳帝君笑道:“莊周在肉身長生上的造詣極高,但他的長生有點小問題!”
“惑而不知歲月!”
勾陳帝君提及時,這讓坐在下方的元通真君感慨出聲。
“元通真君說的不錯,莊周的長生惑而不知歲月”勾陳帝君道:“那種長生續命雖長,但動輒沈睡十年數十年,這長生反而成了催命的毒。”
“先祖往昔是從玄龜中得以啟發,才有了《養生主》這門學問”元通真君無奈道:“但人難如玄龜不吃不喝數十年,想練這門長生術,肉身至少需要能常年累月辟谷。”
“說的是!”
“不瞞諸位,不少大仙笑稱先祖死於饑餓事不可考,但我等祖上確實有人修行《養生主》難於醒過來而亡。”
元通真君壹臉噓唏。
相較於仙庭元神長生難於凝軀,莊周的肉身長生有點糟糕。
年復壹年下來,也就沒什麽人敢於去重復這門壹睡數年的長生術。
這雙眼壹閉難知死活,又在蹉跎中流逝了歲月。
即便能靠著丹藥硬撐活兩百年、三百年,但其中至少有四分之三的時間用來睡覺,這種長生毫無意義。
“長生的修行是壹條未知路,想肉身長生又尤為艱難,莊周求長生時產生壹點點意外也不足為奇”勾陳帝君道:“撇開長睡不醒不談,《養生主》確實能讓人延續壽命!”
“這典籍就算是大肆公開,也沒人願意學了”元通真君苦笑道。
“《養生主》沒人修行,但莊周還有其他”勾陳帝君道:“《逍遙遊》就很不錯!”
“《逍遙遊》在千年前就被稱為肉身飛縱第壹術”元通真君道:“只可惜我等後輩不爭氣,難於領悟先祖藏於其中的奧妙,禦風而行百裏路便難於維系,奔行尚不如騎馬!”
“《逍遙遊》修行難度真有如此之大?”勾陳帝君道。
“真的很大!”
“妳取那《逍遙遊》的典籍來,我等閑著無事也來參考參考,看看莊周往昔的雄姿,若能有所修正,爾等以後投胎下界也能做修行!”
勾陳帝君探討由八卦轉向真實內容。
這讓元通真君面色微變。
但他隨即又有坦然。
再隱秘的典籍在缺乏了修行條件後,也就只有茶余飯後的談資。
獲得壹門頂級的修煉術內容是壹種曠世奇緣,但壹輩子都修煉不成,那會蹉跎人生,最終毫無收獲。
沒有了肉身,仙庭眾人難有修行的可能。
而落到下界投胎修行,這又因個人而異。
元通真君身體電射而出,只是短短的時間,他已經再度復返,提著壹麻袋的竹簡飛奔而入勾陳宮。
相較於紙質書籍,竹簡無疑顯得極為笨重。
但竹簡的材質較之紙質書存儲更久。
在元通真君的麻袋中,至今還存留著莊周往昔親筆題字的手稿。
“此書珍稀又夾藏奧妙,我且細細觀看琢磨壹番,過壹段時間再歸還妳!”
勾陳帝君開口,又有元通真君點頭躬身應下。
壹場講法,最終在談八卦中取了秘典落幕。
勾陳宮中,勾陳帝君看向壹旁的李鴻儒,又指了指元通真君提過來的竹簡。
“我仔細看看琢磨壹番!”
李鴻儒伸手。
只是壹撈,數十斤重的竹簡已經攤入了手心中。
只是伸手將竹簡攤開,古文字的描述便映入了他眼中。
這是與鳩摩羅西提供的《道德真經》相近的文字。
不論文字如何衍變,識別現代文字的人多多少少能看懂部分古文字,這更無須說李鴻儒這類大儒。
甚至於承受顏師古的影響,李鴻儒對大部分秦漢時代的古文字較為熟悉。
他攤開竹簡,註目掃過諸多文字,太吾中已經有提示傳來。
“發現真傳秘籍《逍遙遊》,是否進行研讀?”
只要獲得的真傳秘籍完整,太吾修煉真傳秘籍大概率能獲得開創者著書時凝聚導向的術法威能。
這其中有可能出現開創者文字和描述功底不足,導致呈現的術法與本身具備的術法有差異,修行後遜色於對方壹籌。
譬如李鴻儒修行張仲堅的《霸王刀經》就是如此。
壹方面是他和張仲堅存在性格差異,另壹方面則是張仲堅著書的問題。
即便李鴻儒學到100%進度,又踏入元神九品,他動用《霸王刀經》的威能也只有張仲堅威能的七八分。
這其中又有可能出現開創者將壹身的希望寄托於其中,構建設想的內容,讓修行有成者能耐更為強大。
在這壹方面,玉鼎真人則是傑出的代表。
作為理論型的宗師級人物,他自己的本事不咋的,但修行了他理論功法後,他門下出現了數個強悍到讓人頭疼的大高手。
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正是對這類情況的描述。
“我認真研究研究!”
李鴻儒持著《逍遙遊》,轉頭面向勾陳帝君提了壹聲,這讓勾陳帝君連連點頭。
“請隨意!”
他開口回應,隨即只見李鴻儒目光怔怔有神,似乎全身心陷入了觀看與琢磨中。
“真武兄?真武兄?”
等待了近半個時辰,李鴻儒的身體依舊是壹動不動。
這讓勾陳帝君低聲開腔詢問。
他伸手在李鴻儒眼前晃了晃,見到對方眼睛微瞇,只是壹點點余光註目竹簡。
這似乎屬於入定。
入定是專心致誌的壹種極致。
研讀秘典必然需要耗費長時間,而嘗試修行到修行有成又需要極長的時間。
勾陳帝君嘖嘖稱奇時,心中不免也松了壹口氣,只覺終於將對方拖在了仙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