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鏡

減肥專家

修真武俠

開春的季節,天氣還是冷的。山林間的夜風嗚嗚作響,吹進只剩半邊大門的道觀正殿,卻被 ...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058章 怒傾海嶽 百幡如林

問鏡 by 減肥專家

2023-4-22 10:52

  世情人心,無邊無際。
  不知為什麽,余慈又想起這個概念,但與之相對應的許多問題,就這樣壹點點地想明、想透。
  他知道,線很長,水很深,那些高入雲端的“大人物”們,輕易是觸碰不到的。他們藏身在雲海似的重重宗門深處,外圍關系繁密如蛛網,觸及世情人心的方方面面,即使不如神主布網那般直接,可依舊是阻礙重重,除非是真正的強人大能,才能夠無視這壹切。
  更重要的是,這世情人心的大網有非常好的放大效果,那些“大人物”們便是咳嗽壹聲,放個響屁,都能震動天下,省力又高效,這是旁人羨慕不來的。
  余慈做不到這壹點。他沒有這個世情人心的網絡,或者說,規模遠遠不及,每壹次發聲,都是原原本本,少有擴散效果。
  早先壹段時間,“上清後聖”的名頭,就如同上漲的江潮,漫過了許多阻礙,似乎也形成了類似的大網。然而隨著“潮水”回落,有些人就忍不住想跳出來,做壹些試探,測壹測底線。
  也許那些人在起意之時,也不知道,這樣的做法,正好是擊中了余慈的軟肋。
  世人以為有後聖,難道真有後聖嗎?
  余慈最是心知肚明,“後聖”之名,正是那些“圍觀喝彩”之人,層層鼓吹起來的。也許壹時半會兒,連他們自己都會被瞞過,可如果長期沒有與之相配的“精彩”,人們必然會陸續反應過來。
  余慈欠缺的,就是真正的、能夠讓天下人都看得見、感覺得到,並為之肅然起敬的強大,相應的,也缺乏基於這種“強大”而形成的密實網絡。
  現階段,他暫時還沒有真正打破局面的實力,其實,任何壹個新近崛起的人或勢力,都不可能擁有這種實力。他所能做的,就是盡快將“猴子”的生涯結束掉,使得那些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們,猛然間警醒:
  不得了,這哪是什麽猴子,分明是壹頭吃人的老虎。
  到那時,他自然而然也就成為了“圍觀者”的壹員,自有人送上座位、點心之類,還會教他“喝彩”的方式和辦法。
  余慈對此類作派再怎麽看不慣,卻很明白,現階段,正是最關鍵的時期,順則壹路皆順,逆則千折百回。他缺的就是壹聲吆喝,壹聲警告。要讓大人物們有壹些反應,受壹些警醒。
  為此,嗓門務必要大,力量務必要足。
  可是,他積蓄的力量還不夠,形成的瞬間爆發力還不夠。
  他絕不缺乏境界,就算是和地仙、神主比真實之域上的造詣,三五招之內,也絕不會露出破綻;
  他也不缺乏技巧,玄門、魔門、劍修的頂尖秘法,他都可以運使自如;
  唯獨在“力量”上,他與此界最頂級的強人,還有壹段遙遠看不清的距離。
  說到底,他只是壹個長生真人級別的人物,就算從娘胎裏開始修行,也不過就是五六十年,和那些動轍五六千年、五六萬年、甚至具備更長時間雄渾積累的人物,完全不在壹個水平線上。
  便如壹只野貓,便是捕獵技巧登峰造極,發出的“咪嗚”聲,又如何能“振聾發聵”?
  所以,他還在思考,還在尋找。他需要“情緒”,各種各樣的情緒。
  對余慈來說,他沒有“燃血咒”那般,刺激潛力,短時間拔高修為的手段,但既然精擅情緒神通,心念的流動,情緒的蘊積,也都會形成極為可觀的力量。
  如今占據最核心位置的,當然是憤怒。
  很多人在釋放憤怒的時候,其實會更無力。因為憤怒並不純粹裏面往往摻著恐懼、嫉妒、悲哀等各式各樣的東西,混雜在壹起,就是毒素。
  余慈的憤怒也不純粹——世上也沒有任何壹種情緒是純粹的,可他能夠將那些“雜質”層層提煉、精粹,急躁也好、憋悶也罷,就是尷尬、悔恨也可以,固然情緒由來不同,卻都統攝在憤怒的“火焰”之下,成為燃料。
  每壹份情緒,就是壹份力量,再具備了駕馭的能力,就是神通。
  類似的手段,其實是大梵妖王最為擅長,其所對應的八帝大魔王中的“無明魔主”,其本職便是將壹切激烈、沖動的負面情緒,都化為毀滅之炎,焚滅壹切。
  余慈曾在東海之底,親眼目睹了九宮魔域中,“無明魔主”法相如化何演化神通,自有依據。故而他毫不避忌,借著如今全面陷入被動之機,身心躁動之機,控制心念,用冷靜至乎冷酷的態度,壹層層深挖下去,尋找弱點,挖開傷口,直指最為陰私之處。
  壹個傷口就是壹個火眼,噴射出躁動的火焰。
  自然而然地,痛苦伴之而生,尤其是平日裏只作為“影子”存在的負面情緒,堂而皇之地翻上來,簡直就是對整個人的“逆反”和“否定”,相應的對人心的沖擊和異化,也是事後要解決的麻煩。
  可這種時候,誰來顧忌這個?
  此時此刻,他所有的憤怒、煩躁、恥辱等等的負面情緒,正壹層接壹層地堆疊起來,化為火焰在腦宮心竅中燃燒,卻不會有半點兒暴露在外。壹層層的情緒堆疊,最後統歸於“憤怒”之下,就像是積蓄力量的火山深處,那湧動的巖漿,只等著壹個爆發。
  內外交煎之下,他比之前還要難受十倍。對於形神的控制,未必如之前那樣嚴密,臉上也不知道是否還能維持平靜。
  至少他是能感覺到華夫人視線投射,大約是有些好奇或驚訝。
  其實余慈也很想知道,究竟應該怎樣,才能像這類人壹般,玩弄人心於呼吸之間,洞明世事如掌上觀紋?輕松越過壹個又壹個障礙,直至達成目標?
  但很快,這份臆想便給徹底粉碎,他明白,也許自己永遠無法實現這壹目標。
  那終究不是他的道路,如果他想用“心計智慧”去解決眼前的問題,可以保證,會死得慘不堪言。
  他應該用自己的方式,也只能用自己的方式,發出自己的聲音。只有這樣,所積蓄的情緒的力量,才會形成自然的洪流,以高就下,沛然難禦。
  凡事知其所向,十有八九可成。
  但這就足夠了嗎?余慈不認為是這樣。
  他縱然心生“無明之火”,情緒爆燃,可終究能夠控制,如此心誌便清明不失,思維甚至比之前還要清晰幾分。
  他心神內斂,先看心內虛空的變化。滅殺了那個“渣滓”以後,心內虛空擺脫了“三元秘陣”的束縛,與形神渾然如壹,但映射出的狀況,殊不尋常。
  神魂所遭遇的咒殺之術,在虛空中形成陰雲毒霧,腐氣血雨,演化出種種妖魔鬼怪,它們不去平等天,不去星辰天,也不去人間界、萬魔池,就是圍繞在承啟天周邊,發力攻打。
  余慈很佩服。通過赤霄咒殺印,血府老祖是真的抓住了自己的根本。
  他的根基,正是這壹處方圓不過百畝的“小天地”。
  龐雜的負面力量從四面八方滲透進來,吸引它們的,就是赤霄咒殺印,那玩意兒仿佛是壹個活物,大口鯨吞,葷素不忌。再運化出來,就形成了驚人的咒力,演化為重重汙穢,腐蝕壹切。
  在這片汙穢之外,火焰化形,從萬魔池燒起,壹路貫入諸天,卻未成燎原之勢,反而集束內斂,映現在承啟天中。
  這便是“無明火”,當然無法和無明魔主的相提並論,但在余慈這個層次,又以情緒神通引燃,其威力依然非同小可。
  承啟天本就是心內虛空“諸天”中,最為“小巧”的壹個,占地不過百畝,此時遭“無明火”鉆入,當下火光沖天,幾乎給燒了個通透。
  但見承啟天裏,壹溜火光刷過中央法壇,法壇法即發出咯吱雜音,仿佛瀕臨破碎,轉眼間,就整個縮小壹圈兒。
  法壇之上,本屬於步罡七星壇的幾件法器,除七星劍已經在當年橫貫北地時遺失之外,道經師寶印、太陰幡,又有香爐、玉圭等,封於三方元氣之內,常年灰黯無光,好不容易得見天日,這回火焰掃過,竟是直接粉碎,只留在久矗虛空的“殘影”,類於真意,匯集元氣,勉強保留下來。
  火光又刷過天龍真形之氣,只聽得悶爆之音連連,魚龍皮開肉綻,鱗片紛飛,其身上由捆仙索化成的龍爪,都有開裂,然而其金黃雙眸更加明亮,隱透血光。
  火光還刷過支撐承啟天的雲樓樹,萬千枝椏樹葉紛紛開裂,有些甚至直接燃燒起來,小半都落了地,壹時落英繽紛,火雨連連。
  無明火,未傷人,先傷己。
  遭遇這種情況,余慈倒是笑起來。
  隨著笑容綻開,他也睜開眼睛,仰首看天,唇齒微張,其實此時,並沒有任何聲音從他喉嚨裏發出來,卻有壹種不可思議的沖擊,代替了音波,倏然擴散,轉眼十裏、百裏!
  那便是余慈匯集壹應負面情緒,徹底催燃的無明火,也可以說是他強絕的意誌,由無形而至有形,震動大氣,周邊溫度剎那間提升了數十倍,空氣扭曲,如墜火爐之中。
  這“無聲之吼”,大約相當於神意力量的變種,自然也受到三元秘陣的限制,最多遠去百裏,就要終結。
  然而百裏之內可有人乎?
  只要有人,受情緒神通的作用,莫不受制於此。
  離得稍近的修士實在是倒了大黴,被這壹波沖擊掃過,就像是被兇橫暴戾的大妖魔頭在耳畔吼了壹聲,只覺心膽搖落,兩股戰戰,有修為稍低、膽子稍遜的,直接就是白眼壹翻,昏厥過去。
  施之以威,生之以懼。
  但凡是受到這番沖擊的修士,情緒難免動蕩不休,漲落之間,便生潮水,再經情緒神通帶起,前後相繼,壹呼萬應。無意間就成為了中繼環節,將余慈“無聲之吼”的沖擊,壹層層地接續下去。
  洗玉湖的人口密度相當之大,沖擊帶起層層情緒浪潮,瞬間幾成決堤之勢,百裏範圍,幾乎就是壹掠而過,再壹個恍神的功夫,就是千裏也有了。
  當然,在更外圍,實質的沖擊經過幾次轉接,已經有些衰減,可那撼魂懾魄的沖擊,已經與天地法則相激,真的化為了龍吟虎嘯之聲,傾壓湖上湖下,連生波紋,也不知帶起了多少混亂。
  如此沖擊,洗玉盟方面肯定是想阻止的。
  荀願就壹邊叫著“天君息怒”,壹邊想通過三元秘陣,加以限制。
  可是有形的音波能控制住,神意的擴散能限制住,這份百裏方圓內的萬千生靈“對沖”後,形成的情緒層面的沖擊又該怎麽處理?
  以余慈為中心,直徑達數百上千裏的範圍內,各色人等,不管是在什麽地方、做什麽事、之前是什麽心情,此時此刻,莫名就是不安起來,壹個個心神悸動的樣子。
  修為低的,茫然惶惑,東張西望;
  修為高的,反應更大,有的直接就撐了法域、界域,如臨大敵。
  現在這情況,就好像是壹場急劇擴散的騷亂。內層的人們還隱約知道是怎麽回事兒,可在外圍,人們完全就是盲目奔逃,對什麽原因、源頭何在完全不理,他們接受到的,也只是層生不絕的恐懼而已。
  便在荀願瞠目結舌,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余慈強絕的意誌,已經借著情緒神通發動,與神魂中的咒印再次正面碰撞。
  相較於上回,沖擊的力量強出何止百倍!
  這樣的爆發力作用過去,咒力所化的層層血浪,又如莽莽森林,固然是漫空透染,無邊無際,卻也難以徹底封絕感應,使得余慈在極短的時間,隱約察覺到咒印聯系的真實方位。
  大約是在西方……
  當然,明白了方位,也沒有什麽用處,畢竟還有距離上的問題。西方可遠呢,陰山是西、斷界山是西、西天佛國也是西,誰知道血府老祖是在何地?
  但從另壹個方面講,余慈又可說是大有所得。
  通過這瞬間的沖擊,虛空亂流激蕩,痕跡猶存,余慈借機留印心頭,對這壹套圍繞著赤霄咒殺印的咒術體系,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他的第壹個感想就是:真是個雜貨鋪子!
  咒者,感接天地神明之秘術是也。
  相較於內修、劍術、符法等其他的體系,咒術最大的妙處就是在於壹個“秘”字,可以做到“不知而知,不明而明,不覺而覺”,換言之,就是完全能夠“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類似於神主賜下信眾的法力神通,但來源又要駁雜許多。
  在天地法則體系的角度來看,某人有壹定的修為,知道相關的咒語、秘術,就可以通過這壹介質,觸動他所完全不擅長的法則區域和層次,幾如天授。
  這壹點尋常內修之術、符法、劍道等,都萬萬做不到。
  余慈所感應的赤霄咒殺印,就將這種駁雜發揮得淋漓盡致。碰觸期間,余慈感應到了虛空神通,感應到了幻術,甚至還有些魔門影子,完全就是個大雜燴,也比較粗淺。
  可那邊偏就能將這些南轅北轍的東西整合為壹個天衣無縫的整體,像余慈這是精通多門的人物見了,也要驚嘆於其中的“思路”。
  且因其雜亂,反而將承載的天地法則給模糊掉了,就像是神意攻伐中天然就有跳變之能,使人很難拿出有針對性的手段。
  最重要的是,真的非常堅韌……
  余慈的情緒沖擊,有壹半都是對著咒印而發,裏面有氣機沖突,也有情緒的共鳴。對撞沖擊之下,力道都是雙向的,余慈能夠感覺到反震的力量,可對方依舊是成功化解,而且是留有相當的余裕。
  就是感應得最為“精細”之時,余慈只是“看”到了無數具長幡,遮天蔽日,恍如血海,倒有些萬魔池的模樣,至少看上去無邊無際。
  結合幻榮夫人的介紹,余慈明白,這大概就是“赤獄幡”的防禦之效了。傳說百具赤獄幡,除了隔絕感應的“血海”,也可以演化無間地獄,使人神魂深陷其間,縱然沒有佛門業火之類,但戕害神魂根基的本事,也差不到那裏去。
  也無怪乎血府老祖能夠縱橫數劫而不倒,有如此攻防壹體之寶護持,本身又在快速移動之中,想要鎖定目標,實在困難,只有單方面挨揍的份兒。
  余慈這壹記“無聲之吼”,有得有失,並沒有達到最佳效果,但他並沒有覺得如何。
  他又微瞑雙目,心神歸入心內虛空,看向已經快要給燒穿的承啟天。
  那裏火焰吞沒壹切,更承受了與赤霄咒殺印的對撞之力,此時看上去更是淒慘,已經縮小了兩圈有多,此時占地不過三十畝左右,縱橫邊界不過四五十丈。
  余慈倒是非常滿意。
  這裏固然是壹片狼藉,但留存下來的,卻等於是經過了壹場魔劫,蒸發了毒素,燒掉了後患,祛除了雜質,精煉了根基,從內到外,洗煉壹新。
  那些禁不住情緒火焰淬煉的,自然淘汰,不要也罷。
  自平等天以下,星辰天、人間界、萬魔池中,其實也是在承受著類似的淬煉,火焰隱而不顯,卻是更加深密透徹,壹寸虛空、壹個角落都不放過。
  余慈的心神亦在其中,受火焰煆燒,又似超脫其外,靜靜觀察,把握靈機。
  在情緒烈焰的煆燒下,深藏的弱點和隱患,尤其是心性層面的,都瞞不過去。那是直指人心深處的裂口,被火焰燒透,很痛,更頗有所得,他甚至發現了壹點兒很有趣的東西……
  此時的余慈,像是火焰中的琉璃寶石,在宗師大匠的控制下,愈是燒制,越發地通透明亮,抹平瑕疵。如此以無明之火洗煉,依舊未有動搖的心誌,幾可謂之“琉璃心”。對他日後的修行,當真大有好處。
  可余慈如今,並不關心“發掘”出什麽東西,也不關心以後如何,他只知道:
  直到這種程度,才能真正承受“無明之火”的爆發。
  像剛才那次,只是試驗而已。
  沒有任何征兆,余慈忽地縱聲長嘯。
  此為有聲之吼,音波恍如颶風,剎那間掃滅方圓裏許的壹切,湖畔明堂,湖上荷花,都在此瞬間崩滅。
  這還只是明面上的。
  余慈此回長嘯,情況和上次簡直是完全倒了過來。
  上回出口無聲,到外圍反而雷聲隆隆,真正的沖擊範圍,約在三百裏左右,越往外就越是大幅削減,遠出千裏之後,空有聲勢罷了。
  但這次,嘯音橫出十裏,已經模糊,沒有幾個人聽到,可對人情緒層面的沖擊,卻是飆揚無數重,壹重壓過壹重,反而是無聲無息,只在無形中見得巍然重壓。
  在中樞之地的荀願腦子已經木了,誰能想到,剛剛那場騷亂還沒過去,更大的沖擊已經到來!
  再這麽壹波下去,說不定湖上萬千修士就要在恐懼的擺布下,自相殘殺,那時候又該如何收場?
  他本能就要學習那個假監察的手段,以三元秘陣將余慈徹底壓制。
  可才壹動念,心頭卻是如遭重錘,壹口鮮血噴出來。這才知道,有如實質的情緒沖擊,已經跨越虛空,席卷至此。而他和余慈的直線距離,至少在壹千五百裏以上!
  此類沖擊,若是對壹切懵然不知,也還罷了;若心中稍有針對性的惡念,必然遭到反制。
  也許對其他人來說,所謂的“反制”,不過就是壹場情緒沖擊,可荀願壹直監視著余慈,親眼目睹了前後變化,受這極度矛盾的奇景刺激,已經不自覺開始思慮這其中的奧妙,體會裏面的氣機的變化。
  就是因為這壹段時間的跟隨分析,不自覺陷入了余慈的節奏,全身氣機都有些脫節,“惡念”壹起,等於是自己給了自己壹拳,打得口角冒血,胸口發悶,憋屈得很。
  荀願出身浩然宗,向來是寧折不彎,當然不會因為壹時的挫折而改變想法。
  他還要努力發動法陣,勸阻限制余慈,可他隨即發現,周邊三元秘陣的節點布置,已經受到了絕大沖擊,傳影法陣都開始變得模糊不清。他這才知道,余慈的長嘯震蕩,非是無的放矢,分明是用音殺之術,破滅了附近的法陣節點。
  在洗玉湖,這當然是重罪,可結合前因後果,荀願唯有苦笑而已。
  但他很快,就苦笑都維持不住了,洗玉湖上形勢逼人,如果騷亂持續,幾可等於是壹場魔劫!
  此時的洗玉湖,陽光普照,荀願卻有“黑雲壓城城欲摧”的窒息之感。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